《一談就贏銷售課心得》談判、銷售、行銷的異同:聊聊那些年我賣不出去的凱迪卡

銷售演練:日商賣茶飲給酒店媽媽

說到我人生第一份業務工作,是在某年國中暑假被同學找去推銷一張黃色的凱迪卡(特約商店聯名卡,現在竟然還有),一張500元,前十張抽成50元/張,之後就是100元/張。

我同學說超好賺,只要在麥當勞跟人家聊聊天就能賣,於是我傻傻跟著去了。

以問券調查的名義,讓對方回答七個YES,當問題接到「所以你覺得若有這個機會,願意了解嗎?」,就能找到機會點切入銷售。

好賣嗎?我的漂亮同學(她後來當空姐)賣很多,我卻賣不好,我不確定是我不夠漂亮、還是不夠勤快、還是不夠死纏爛打?還是我只是運氣不好沒遇到好客人?

上課前的學習目標/期待

目前職涯人生70%為行銷(這也是我最容易勝出的工作),10%做過Account Manager(不開發,只維持既有客戶,但我沒有很喜歡),另外20%不務正業開拓眼界。

做行銷,公司也要有預算、有舞台給你玩,但業務能力卻是到哪都可以打包帶走。因此希望下一個三年的我,能擁有行銷x業務 跨界力,不論是未來繼續在企業當打工仔、或經營自己公司、或經營個人興趣都能用上。

自己在職場中遇過幾個厲害的業務同仁,這群人彷彿天生口才一流,長相順眼,難道真的是靠天份嗎?有沒有一些更系統性的方法論?上課前,心中很多問題想問:

  • 好業務的評估標準為何
  • 第一線執行:業務實戰技巧
  • 業務策略規劃:跟我知道的有沒有落差?
  • 行銷/銷售/談判的差異在哪裡

業務最重要的三個價值

創造需求

創造價值

創造差異化(這個最重要)

B2B科技業,需投注大量市場教育的行銷資源,但常常產品論述/核心價值,直接被競業拿去用,顧客很難分辨其中差異。另外,顧客也覺得明明還活得好好的,為什麼非用你的產品不可?

行銷可以把創造需求、創造價值這兩件事,做到更具規模化。不過「創造差異化」這件事情,我個人還是認為靠業務去拉出個別勝負差距(不是指功能比較表),這也是業務最大價值。

談判、銷售、行銷的差異

談判跟銷售都有共通的溝通原則,但是要面對的議題不同。打個比方,銷售是讓對方愛上你,談判則是可以讓婚姻持續打怪成功、努力維持下去的方法吧(大誤)。

  • 當你想讓更多目標群眾找得著你或甚至主動上門洽詢時,你需要的是「行銷」。
  • 當對方不知道該不該信任你或喜歡你,然後才能決定是否下單買一個商品或其他服務時,你需要的是「銷售」
  • 當對方要跟你議價或進行其他磋商時,你所需要的是「談判」

業務不同階段的重點策略:談判跟銷售的交集之處

業務銷售階段重點戰略
破冰銷售
需求探索銷售
提案銷售
拒絕處理談判
成交談判
顧客關係管理銷售
銷售演練:介紹健身房會員卡(面對口齒伶俐的律師Josie,感到壓力山大)

一個好的業務至少要做到什麼程度?

Planning: 沙推(算)比人家更多、更認真

CRM: 讓客戶喜歡你

Follow up: 檢討及跟進

業務真的只是出張嘴而已嗎?

我想到一個英文單字 “sophiscated”,業務要懂人情世故、會戰術盤算、看起來還要不討厭,想想真是不簡單 。

身為行銷人,我的標籤可能是”skilled”,但離sophisticated還很遠。

Alex老師說他當年做業務時,人前看似反應快,人後在電腦前一直算。算什麼呢?哪個方案對客戶更好?哪裡更有機會?更別說還有來來回回的合約修改、談判等勞心流程。

即使是B2B商業決策,也不脫「人永遠只跟他喜歡的人買東西」的道理

當業務就是要讓人喜歡你。在談話中,保持對對方的興趣度,並把對方視為獨一無二的個人。以下是我的體悟:

  1. 建立連結與破冰:我的經驗是與C-Level建立連結,話不在多在於精,幾句話差不多就可切入正題,不要讓對方一頭霧水。是來建立連結的,不是真的來聊天的。
  1. 認真發問並聆聽需求:練習閉上嘴、張開耳朵,保持20%發問、80%聆聽。張開耳朵是為了聽見關鍵字,見縫插針一步步問下去。若不小心扯遠了,隨時提醒自己,目標、目標、目標。
  1. 創造對話:要問出對方的需求與期望,但避免像FBI拷問對方。通常自己說個1~2句話後,後面以問句結尾,讓對方能夠接話。

業務的情蒐任務:BANT

B2B業務的CRM資料庫,都應設法蒐集到以下情報,做為下一步推進判斷:

  • Authority:決策者、影響者又有誰?
  • Budget:預算
  • Time:對時間的期待
  • Need:痛點、需求(隱性/顯性)、顧慮、期望、替代方案

我覺得最易被忽略的是隱性需求 Personal Win。浮在檯面上的大多是顯性需求Business Win,但老實說,除了CEO本人,幾乎每個職員都只在乎他自己。當他開會時,心中想的是不想被K、不想加班、如何為未來個人履歷加分等,但都不會在會議上明說。

但這些想法,其實在B2B決策過程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,必須透過建立連結與信任的方式,才能逐步問出來。

CORE 業務發問技巧

Core主要目的是破冰,業務在這階段為引導、校正、再往前推進。

C(Curiosity):有些事我感到好奇…我很好奇你們….

O(Open): 我今天來拜訪是什麼目的…什麼事….

R(Reason): 我想了解為什麼你會特別想要這個功能…

E(Experience):你的 我的 他的經驗…

上台演練時,我很堅持要按照CORE順序練習(誤),把對話雙方陷入奇怪的尷尬,講得我心裡很慌不踏實。那若對方是句點王、或採取對立姿態時,CORE要怎麼用才會順?

心得

先確認要探詢的資訊(確認談話目的與目標),再運用CORE(發問戰術)去自由運用,才不會執著戰術,而忘了戰略。Core發問順序沒有一定,也不一定要全用。

銷售演練:介紹本組產品91APP OMO

顧問式銷售 SPIN

相較於CORE是問問題的方法,SPIN比較像是一個議題框架、一個設計好的腳本,讓客戶順著你的問題,基本上一定要按照SPIN的順序,讓客戶主動提出問題、讓客戶主動了解他們的痛點,最後才提自己的產品/解決方案。

讓客戶主動說出來的效果比我們直接介紹產品效果更有效(提出的問題要讓影響更嚴重,提升成交率)

Situation: 問出現況
Problem:問出痛點、需求(顯性/隱性)、期望、顧慮、替代方案
Implication: 暗示顧客目前的痛點,會造成他的哪些影響,讓他更具體有感
Need-Payoff:假如有這個系統,是否您願意了解? 再接著說明滿足需求點(隱性/顯性)、產品特性、消除顧慮、甚至回防競品

發問技巧

開放式問題的前提是不要限縮回答範圍,裝笨也無所謂,才能問出更多可能性。我發現我很容易就當句點王,從小的講話習慣很難改啊!

業務:「您目前有任何開拓海外市場的計劃嗎?」

顧客可能會回答:「我在澳洲有海外展店計畫…」

若顧客回答:「我不知道…」,這時業務才接著說:「我是聽說你在澳洲有海外計畫…」

購買決策的影響關鍵

可運用以下標準,檢視自己在提供Need-Payoff時是否句句到位?顧客的需求與疑慮是否真的有被問出來?

外顯效益成本:夠划算嗎?

沉默成本:以前投資會浪費嗎?

道德危機成本:客戶跟你買東西風險高嗎?

資訊搜尋成本:客戶要花多少時間了解你的產品?

 

如何管理銷售雙方的期望值

身為業務,雖然沒有100%的完美解法,公司產品不會樣樣好(不然幹嘛請你來賣),但必須要了解客戶的期望,並且提出解決方案。

所以,業務要很會算,不一定要最便宜,但要算出最適合對方的方案,讓對方買單(這裡就又回到談判了呀….)

深入了解對方需求背後的目的。

當對方提出過高的要求,可以不要太快回覆NO,這也是一種銷售、以及向上管理的技巧,讓客戶/老闆先喜歡你,就有機會成交。

業務紀律:每日自我訓練與訓練重點

如何像電影九品芝麻官一樣,進行刻意練習?保持紀律、紀錄與檢討,就能想的比對方快一步,擁有見招拆招的能力。

對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先做好沙盤推演,而非開始打戰了,才去想戰勝的方法。

我遇過幾個慢飛型的業務,靠著後天努力,從每月業績掛蛋,到逐步超越同仁變成TOP Sales,我發現他們的人格特質就是勇於突破自己的舒適圈,一開始比別人慢,但是更後期飛得快又穩。每天簡單問自己兩件事,光靠回溯,就能讓自己快速成長。

  • 最近成交的經驗(誰/競爭者/原因)
  • 最近不成交的經驗(誰/競爭者/原因/若不成交,該做些什麼?)

送上戰意無雙的旗袍照!讓我們一起增強銷售的意志力與說服力吧

上銷售課後,我覺得自己另外一條經脈又被打開了。可以意識到自己是在哪個模式,並且能迅速切換思維真的很爽。我自認天賦不夠,沒啥自信靠做銷售當飯吃,但是光用這個思維好好生活就很夠用了。

而且我現在大概知道為什麼我凱迪卡賣不好了。


更多談判閱讀心得請看:談判閱讀系列文

一談就贏 銷售五班心得

歡迎留言討論、一起成長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